从目前国内外报道看,微塑料颗粒普遍存在于贝类中,大型哺乳动物、鱼类、浮游动物体内也都检出微塑料。那么,食用海产品是否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长期从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方面研究,她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微塑料是一个新型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目前包括监测方法标准化的研究仍存进一步拓展空间,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正在研究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通过食用海产品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不过,其潜在影响不容小视。”王菊英坦言,目前基本普遍认同,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可以继续分解,对人体健康影响需引起广泛关注。
据她介绍,从目前报道和研究看,表层海水、水柱和海底沉积物中以及近岸、大洋和极地都发现有微塑料存在,海洋生物体中也存在。有些研究可能检出微塑料浓度很高,主要是采样用的网、过滤用的膜孔径非常小,会把粒径非常小的塑料颗粒计算在内。若采用稍大一点的孔径,可能检测出的量要差好几个数量级。
王菊英说,目前绝大部分微塑料对生物体影响的实验室研究,其浓度都高于实际环境浓度。学界分析方法不统一,不同研究间可比性不是很强。现在学界也在努力推出微塑料的标准化分析方法。
经济观察网了解到,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把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等并列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相关国家和环境组织出台了一些行动措施和法规。
中国是最早颁布限塑令国家之一,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此外,国内相关海洋环保法律法规、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也都要求加强塑料陆源入海污染防控,严控塑料垃圾倾倒入海。
据王菊英讲,国内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方案有效减少了陆源和海源垃圾输入,固废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从源头上防止陆源垃圾入海。
她援引国外研究数据解释称,就塑料回收利用率排名而言,欧盟30%,位居第一;中国25%,位居第二。而世界平均回收利用率是9%。“所以中国在固废回收利用的相关措施上较为有力。”她讲道。
11月8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下称《计划》),为期三年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正式打响,其中明确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计划》还提出,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农膜使用量较高省份力争实现废弃农膜全面回收利用。在重点用膜地区,整县推进农膜回收利用,推广地膜减量增效技术。这将进一步从源头上防止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输入。
此外,科技部启动了重点研发专项,专门针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防治技术等开展研究。相关部门也从2007年开始实施海洋垃圾的业务化监测,2016年开始对海洋微塑料进行监测。
王菊英表示,今后将从研究方案、加强监测、科学评估、社会参与、宣传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六方面进行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她认为,应加强海洋垃圾监测,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分布规律,同时加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更加科学地评估海洋垃圾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微塑料对海洋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另外,还要加大对社会各方参与垃圾分类的支持力度,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推动公众参与,转变消费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应对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国际进程,积极推进全球海洋垃圾治理。”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