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3月,面对突然而至且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廊坊市市场监管局闻令而动,勇毅前行,紧盯生产环节食品安全这一民生保障底线,明要求、强监管、优服务,不断筑牢食品生产环节疫情“防护网”,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双促进”。
一、明确要求,压实责任,打好“主动仗”。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该局积极肩负起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双责任”,力促“双安全”。一是勇于担当,逆向前行。在疫情面前,全市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始终奋战在“防控疫情 护佑民生”第一线,坚决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全员参与“请党放心 抗疫有我”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值守、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切实当好疫情防控“排头兵”。二是明晰要求,筑牢防线。向全市521家食品生产企业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指导企业从思想、责任、防护、培训、物资等12方面筑牢防线,确保实现疫情防控、食品、生产、企业、员工“五个安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贡献积极力量。三是积极动员,共克时艰。印发《致食品生产企业疫情防控倡议书》,积极动员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戮力同心,携手共进,依托行业优势,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工作当中,共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截至目前,全市107家企业坚持防疫不断供,61家食品生产企业向防疫志愿者及疫区捐款捐物。
二、紧盯重点,加强监管,夯实“防火墙”。紧紧围绕冷链食品这一疫情防控的关键风险点,充分运用提示警示、培训宣教、监督检查等手段,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一是强化提示警示。发布《提示函》,印发《明白纸》,督促指导全市70家冷链食品企业按照新版“两个指南”要求,及时调整、更新新冠病毒防控的各项操作规程和防控措施,严格做好进口报备,货物、车辆、人员、环境核酸检测,科学全面消毒消杀,从业人员防控,装卸储运过程防控等“全链条”管控,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发布《13种冷链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明确法律“红线”,划出监管“底线”,警示企业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依法诚信经营。二是强化培训宣教。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新版“两个指南”专项培训,督促企业完善防控管理措施,坚持做到人物“同检、同防、同控”,确保人员安全、产品安全。开通“云课堂”,围绕产品及环境消杀效果评价,对全市1683名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精准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疫情防控措施执行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加强冷链食品全过程追溯管理,确保实现冷链食品闭环管控“无空档”。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启动全市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大排查,建立冷链企业台账,实行“一企一档”与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严查冷链食品提前24小时报备、“一单三证”、河北冷链追溯系统录入、“首站赋码”落实等情况,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利用市局研发的“食品生产安全监管执法智慧终端”,开展靶向检查,定向排查,守好“责任田”。截至目前,已对全市所有9家进口冷链食品企业、49家进口非冷链食品企业建立台账,排查进口冷链物料460吨,进口非冷链物料30.3吨,所有产品均具备“一单三证”,符合“三专四不”要求。
三、纾困解难,优化服务,当好“贴心人”。聚焦“六稳六保”,坚持帮扶企业“不打烊”,全力服务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两个大局”。一是送政策。制定出台2022年版“廊九条”,从应对疫情、保障安全、推动发展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政策,主动为企业送上“定心丸”。用好政策“工具箱”,积极向企业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送知识,提高企业应对疫情能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解难题。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针对廊坊市全域实行封控措施企业产品运输受阻这一急切问题,主动协调地方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与交通运输部门,为食品生产企业办理《产品运输通行证》200余张,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充足稳定。启动民生产品“护航行动”,对涉及粮食加工品、植物油、豆制品、乳制品等民生产品的107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包联指导,执法人员入企业、进车间,一线解决问题难点,全力为民生“保驾护航”。此外,通过“线上问诊”、远程“把脉”、视频指导等方式,持续宣讲“食安政策”,不断输出“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三是蓄后能。认真梳理疫情期间惠企纾困的各项政策,提前研究到期后的接续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蓄势聚能。指导霸州食品产业园区建立“智能共享实验室”,避免企业各自建立实验室造成的资源重复浪费,减少企业开支,并通过实行“资源共享”“定位检验”,让数据跑路,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化解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会专业技术资源优势,引导、扶持企业全力挖掘自身潜力和空间,帮助企业盘活存量,激活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