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7日电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的有效供给逐步增加。然而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耕地质量不高、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
23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北京量子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乡村振兴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实施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成为本届论坛主题。
中国粮食安全如何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又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300余业内专家、代表就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
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存
会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在发言中强调,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已经大大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
他认为,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数量、质量,及其市场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来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也强调,从作物上来看,中国的水稻、玉米、小麦,是产大于需,大量的库存积压,但同时大豆、油菜籽又大量进口。
“一方面是产多了没地方放,还有积压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没有,要大量的进口依赖国外。”陈友权认为,这一现状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
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
此外,耕地质量不高、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也被业内专家视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结构看,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平均务农的劳动力都在50岁左右,四分之一的人超过了60岁,农业的副业化成为普遍现象。
“种粮费事、没有效率,导致现在一些地区双季作物改成单季,季节性的抛荒等现象越来越突出。”张天佐分析称。
陈友权也强调,“谁来管地的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的空心化、农民的老龄化等问题日趋严重。
“今后70后不愿意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根本就不提种地的事。”陈友权称,尤其在一些边远地区耕地可能会出现大量荒芜,村庄会大量消失。
“这些耕地好多都是基本农田,一旦这些耕地荒芜,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陈友权强调。
如何保障好中国的粮食安全?
在业内专家看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在发言时分析称,土地一定要规范占用,集约使用,此外,要努力提升耕地的质量。
他强调,要加大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同时要加大土壤的改良、培肥,降低农业面临的污染,改善耕地的质量环境,加大耕地的改造。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强调了科技支撑的重要性,他认为,生物技术、装备技术、降耗技术、信息技术是关键。
在藏粮于民方面,张宝文强调,要构建多级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他认为,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要重视农户的粮食储备,立足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保持和扩大农户的粮食储备规模,改善和提高农户的存粮质量。
他强调,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加工、贸易等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实现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协调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