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超市里每盒16.6元的泰国椰子水10元3盒,网上售价25元一包的德国进口巧克力威化饼干10元2包,原价6元一瓶的马来西亚进口苏打水10元5瓶……这些平时售价不菲的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以意想不到的“白菜价”出售。如今,这样的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正在京城悄然兴起。
往日让一些商家头疼难以处理的临期食品,似乎正成为一种新的商机。而这一商机也推动了曾经的小众进口食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低价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临期进口食品店火爆社区
“广受欢迎的马来西亚青椰果汁再次到店,日期到7月2日,特价10元4盒,24元一箱!”“给我留两箱,晚上去拿!”“我要一箱,下午拿!”……每天,在一个名为“进口食品折扣店”的微信群里,这样的对话频频出现,很多货品还没有摆上货架,就已被订购一空。
这个微信群属于一家位于西城区广外大街的进口食品折扣店。在和小卖部一样的实体店内,花花绿绿的商品多是来自东南亚、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的进口食品。这些食品基本都临近保质期,短则10天半个月到期,长则八九个月到期。
“刚开店的时候,很多人一进门,掉头就要走,说你这都是进口食品,肯定特贵。”每当这个时候,店主陈婕赶紧拦下顾客,“您看看价格再说。”临期食品价格一般都在原价的两折左右,低廉的价格迅速吸引了大批顾客。
开店不到一年,小店已经成为社区内的“明星店”,每月流水达到“10万+”。店内常客既有80后、90后等年轻群体,也有平时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与陈婕店铺同品牌的加盟店,开在地铁站周边等人流量更大的地方,月流水一般稳定在25万元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类似的临期进口食品店在京城悄然兴起,并以超低价格迅速吸引客户。形成连锁规模的品牌包括“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等,连锁规模已达10余家。此外,记者登录淘宝发现,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专营临期进口食品的网店。
进口食品易临期成商机
早在这些进口食品折扣店兴起之前,其实不少人就有着“捡漏儿”临期食品的经历或消费习惯。各大商超,几乎每天都会有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过打折、捆绑等方式进行促销。市民陈女士就经常“捡漏儿”临期食品,“像晚间商超半价出售的面包、饭团,还有一些高端进口超市捆绑促销的进口酸奶、饼干等,我都常买,价格便宜,又没到保质期,尽快吃掉就可以了。”
近年来,随着国人对进口食品的消费购买力提升,除了一些专营进口食品的店铺,各大商超也都开设进口食品专区。一位物美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扩大进口食品销售规模的同时,进口食品也成为了商超里最易临期的商品之一。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显示,从2009至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以17.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首次超过700亿美元。大量进口食品的涌入,也催生了大量临期进口食品。有商家敏锐嗅到其中商机,专营临期进口食品的折扣店由此应运而生。
刘先生是一位临期进口食品渠道供货商。他告诉记者,每周他给临期进口食品店供货的总价近20万元。近一年他发现,瞄准临期进口食品商机的淘金者明显增多。
临期食品可售卖须明确告知
临期食品是否安全?如何界定?是否可以专营售卖?记者咨询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获悉,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范畴,可以售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以促销方式售卖临期食品也是一种减少浪费的做法,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食品的临期情况。
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随后,北京市工商局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至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如部分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世界各地也有不少鼓励临期食品售卖的做法。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近日,日本最大便利店品牌7-11尝试改革,出台了一项鼓励措施,对于购买临期食品如盒饭、面包等的顾客,给予积分奖励。7-11将从2019年秋天开始,在全日本两万多家便利店同时推行这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