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关总署官网发布未准入境的食品信息公布又出现了德国知名婴幼儿食品品牌喜宝的名字。这已不是喜宝第一次被拒入国门了,自2012年开始喜宝就多次被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列入不合格名单。
HiPP喜宝的中文官网称,1899年成功生产了第一种婴儿食品, 1932年由Georg Hipp先生建立了HiPP(喜宝)公司,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辅食和饮料、米粉共计21种。这个号称“百年喜宝”的公司,近年来屡屡企图向中国出口不合格婴幼儿食品,却被火眼金睛的中国海关挡在国门之外。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凡是出口到中国的食品,必须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生产,但是喜宝被检不合格的产品中,很多是因为各种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不合格。难道是喜宝不按中国的标准生产,还是生产工艺不过关?
梳理近几年海关总署发布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信息,总能发现喜宝的名字,而大多数出现问题的产品都是婴儿辅食。其中喜宝的婴儿辅食产品多次出现维生素、钙、铁、锌等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问题。
以下是近年来公开可见的部分进口德国喜宝不合格食品情况:
据专家介绍,维生素过量摄入会导致儿童“胃纳呆滞”、前囟隆起、头围增大、骨缝裂开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此因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钙对人体所有细胞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钙在人体内含量不足或是过剩都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微量元素过多或者过少其实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家长总认为,孩子缺少各种微量元素,不经过检查就一通乱补,结果就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锌铁钙镁这些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如果对这些元素大补特补,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不缺铁而乱补铁,后果是很严重的,过多铁的摄入是有毒的,伤害肝脏和心肌,所以说,微量元素也是一把双面刃。
2018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奶粉新政”全面落地执行,一个生产许可证只能生产3个配方9个段位(每个配方各1、2、3段),在奶粉质量监管方面,更有相关部门的月月抽检,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及各地方共完成并公布1432188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样品监督抽检结果。其中,婴幼儿配方食品合格率为99.8%,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合格率为100%。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奶粉安全品质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近年以来,进口奶粉和婴幼儿辅食多次登上“黑榜单”,而且问题比较严重,比如大肠杆菌超标,这也再一次说明进口奶粉并不靠谱,给那些盲目崇拜进口奶粉的小白领“敲响了警钟”。爸妈在给宝宝买奶粉和辅食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生活环境、膳食结构、生活习惯、营养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选择符合中国国标的且正规途径销售的产品。
多次被检出类似问题,喜宝为何一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想改正,还是真不把中国消费者当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