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各级农牧部门的首要职责。记者昨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开展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了9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很快,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开展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来看,全区主要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6%以上。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把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为开展好农业质量年工作,自治区农牧厅实施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10大三年行动计划,把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坚持零容忍。
今年以来,内蒙古对全区70多个农畜产品主产旗县的4大类产品39个品种117项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物参数进行了监测,全年定量监测农畜水产品样品预计可达到1.5万批次以上、速测筛查样品达到15万批次以上,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部进行了及时查处。同时,持续开展了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监管、“三鱼两药”、农资打假7个专项整治活动。
数据显示,5年来,全区出动农牧业综合执法人员近23万余人次,查处假劣农资等案件4702件,挽回经济损失3100余万元。目前,全区共创建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9个,自治区级安全县33个,各创建单位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比创建前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