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消费升级时代,食品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追求自然、健康、绿色、便捷成为食品产业新方向,食材、口味、包装、加工技术的创新正在带来全新的食品体验。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风尚?消费者在追求品质消费的同时,如何避开雷区?为帮助网友透过现象观察食品产业本质,新华网食品频道特别推出“一周食品观察”栏目,希望通过梳理产业新闻,分析解读产业现象,提供最具价值资讯,服务百姓生活。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任禹西)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食品是人们获取营养和维持生命的源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支撑,在民生大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观察周内(19日-23日)食品销售市场稳健发展,农产品价格呈小幅波动趋势。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周五“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1.92,“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1.94,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牛肉、羊肉、鸡蛋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9.06元/公斤、59.29元/公斤、59.31元/公斤和8.94元/公斤,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和7种蔬果的平均价格分别为3.46元/公斤和5.79元/公斤,农产品价格与前一周相比浮动不明显。
为促进食品行业井然有序地发展,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许可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告知承诺,是指申请人提出食品经营许可申请,监管部门一次性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书面承诺申请材料与实际一致的,监管部门可以当场作出书面行政许可决定的方式。
通知中指出,各地对新申请食品经营许可(限仅从事预包装食品销售)、申请变更许可(限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申请延续许可(限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的,要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此外,通知中还提到要全面推行许可信息化,各地要全面推行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发证、查询等网上办理,切实提高网上办理时效,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的发放和使用,不断完善食品经营许可数据库,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查询。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食品销售市场发展稳健,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成为当前新风尚。食品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快速消费品,新鲜与实惠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各大电商企业纷纷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在竞争网络销售之余也在线下购物方面展开角逐。在搭建了较完善的网络购物平台之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将目光放在生鲜超市、无人便利店等新生事物上,同时想方设法进入购物商场、超市、便利店、大卖场等线下实体店中。在未来,销售或许不再存在线上和线下的区分,消费者、网购、实体店或将成为一个整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方式不断更新,大多数人不再通过亲自耕田和养殖来获取食物,而是进入超市、市场等场所购买食品原材料或食品加工制品。农作物肥料、食品添加剂等都与我们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使农产品拥有好卖相,使加工食品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色香味俱全。在食品添加剂中,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但因其具有发色和抑菌的效果而被广泛使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11月21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草案三次审议稿)》。据悉,此次审议稿增加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规范要求,明确小规模食品业生产经营者购进、存放、使用亚硝酸盐等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草案三次审议稿明确提出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除食品添加剂之外,肥料也直接接触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11月18-19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探讨微生物肥料的优势机理和市场发展状况。
据悉,微生物肥料是指能够通过有特定作用的活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理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或土壤环境条件的肥料。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有微生物肥料企业2050家、产能达到3000万吨,微生物肥料已经成为我国新型肥料中年产量和应用面积都相对较大的品种。与传统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不仅应用范围广泛,成本低,在保护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还可以有效避免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化肥等在食物从最初生产到最终被消费者食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将食物制作成符合人们需求的形式和味道,但是过量或者不恰当地食用这些制剂则会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长久以来,为了规范这些制剂的使用,有关部门和组织都在进行尝试和调整,希望把对制剂的运用控制在一个合理、安全的理想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