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 ”科技会战辽河源示范基地对大豆高产攻关示范田进行大豆产量实收测定。专家组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五位专家组成。
参照《大豆高产创建验收办法(试行)》,并按照专家组的现场指导意见,在测产田中经过实地踏查、去掉边行、随机选取长势均匀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实收测产,实收面积为710 m2。确定面积后实施人工收割、机械脱粒、人工除杂、电子秤计产,使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根据标准水折算产量。经专家组实收测产,大豆籽粒总重量354.05 kg/亩,籽粒中杂质率 1.0 %,去杂后籽粒净重350.51 kg/亩,含水率16.40%,按照大豆标准水13.0%计算,折合亩产316.27 kg/亩(666.7m2),突破了吉林省雨养条件下大豆单产300kg大关。
中科院辽河源水源地生态农业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和东北地理所辽河源生态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以下简称:辽河源基地)位于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镇英武村,经纬度是东京125°26′32″,北纬42°56′25″,此次测产的大豆高产攻关示范田就在这里。几年来,基地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培育示范田。示范田块边横角直,连续5年秋收同时粉碎作物秸秆、均匀抛洒地表、大马力机械深翻还田,深翻同时施用优质有机肥15 m3/hm2,示范田黑土耕地土壤抗逆性大幅增强、地力明显提升,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工程实验室与辽河源基地联合中国科学院系统20余家单位、综合集成60余项生态农业技术,同时重点选用高产优质高效多抗作物新品种、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以及作物轮作与间套作技术,在东辽河流域构建了最有利于控制农田水土流失、最有利于遏制农田面源污染、最有利于阻控农田土壤酸化、最有利于保护东辽河流域黑土耕地的“以矮秆密植作物为主体的粮豆轮作模式”,具体轮作方式为大豆—小麦(麦后复播饲料油菜)—矮秆高粱等。
过去几年应用此模式已经取得了节肥50%、减药30%、节水25%、黑土农田土壤pH值提高14.26%(由5.45提升至6.33)、面源污染负荷减少24%%的巨大生态与经济效益,是一项集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不光适用于东辽河流域,它照样适用于我们吉林省其他流域,比如松花江流域、洮儿河流域、饮马河流域等。
2021年大豆高产攻关示范田采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示范面积65亩,攻关产量目标250-300kg。大豆行距65cm,密度22万株/hm2。适时进行秋整地,结合整地、起垄施入底肥每公顷磷酸二胺150 kg、尿素50 kg、硫酸钾50 kg,施肥深度10cm。应用寡糖生物农药、氨基酸液肥、微生物菌剂等提高大豆免疫力;应用S-诱抗素及白僵菌等防治大豆害虫;采用0.1%芸苔素内酯进行种子包衣;采用26.7%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悬浮剂每公顷500ml进行苗后茎叶除草。
通过现场考察和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工程实验室与辽河源基地选用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吉育209,同时利用自主创建的东辽河流域“以矮秆密植作物为主体的粮豆轮作模式”,综合集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大豆高产攻关计划,一举突破了吉林省雨养条件下大豆单产300kg大关,创造了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大豆单产316.27kg/亩的最高纪录,充分展示了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大豆生产的巨大潜力,为吉林省尤其是辽源市发展大豆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